正航技術介紹高壓加熱器技術條件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U 形管一管扳式"初"螺旋管一集箱式"高壓加熱器產品性能的要求。適用于火力發電廠汽輪機回熱系統中管側設計壓力為6~45 MPa ,設計溫度不離于350'C ,完側設計壓力不高于15 MPa ,設計溫度不高于510'C 的"U 形管一管飯式"和"螺旋管一集箱式"高壓加熱器產品性能的評定,也適用于相類似的疏水冷卻器和蒸汽冷卻器產品性能的評定。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掬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版本的可能性。
GB 150-1998 鋼制壓力容器
JB/T 3343一1993 高壓加熱器制造技術條件
JB 4730一1994 壓力容器無損栓測
JB 4732-1994 鋼制壓力容器應力分析法設計標準
JB/T 9624-1999 電站安全閥技術條件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以下定義
3.1 高壓加熱器的熱力設計工況thermal design conditions 01 H. P. heaters
高壓加熱器運行時,各個參數達到高壓加熱器熱力設計值時的工況.
3.2 高壓加熱器的熱力性能thermal performance of H. P. heaters
在熱力設計工況下,高壓加熱器的主要指標z
a) 終端溫差(上端差),
b) 疏水冷卻段端差(下端差) ;
c) 殼側壓降,
d) 管側壓降。
3.2.1 終端溫差Termi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TTD)
高壓加熱器進口蒸汽壓力下的飽和溫度與給水出口溫度之差。
3.2.2 疏水冷卻段端差Drain Subcooler Approach (DCA)
高壓加熱器疏水出口溫度與給水進口溫度之差.
3.2.3 殼側壓降shell side pressure drop
介質流經高壓加熱器殼側的壓力損失(不包括靜壓損失)0
3.2.4 級間壓差inters tage pressure difference
一組高壓加熱器中鄰近兩臺商壓加熱器進口蒸汽壓力之差.
3.2.5 管側壓降tube side pressure drop
介質流經商壓加熱器管側的壓力損失.
3.3 投運率S盯vice efficieney
機組經72h 運行后,停機消除缺陷經24 h 運行后正式投運起,在一年內高壓加熱器可以運行的小時數與機組運行的小時數之比,以百分數表示:
4 技術要求
4.1 設計規定
高壓加熱器的設計應符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理趴JB 4732 和GB 150 的規定。
4.2 終端溫差
設有內置式蒸汽冷卻段高壓加熱器的終端溫差應不小于2'C ,無蒸汽冷卻段的高壓加熱器的終端溫差應不小于l'C 。
當終端溫差要求小于一2'C 時,應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卻器。
高壓加熱器組近鍋爐末級的高壓加熱器給水出口溫度不得低于設計值4'C 。
4.3 疏水冷卻段端差
設有內置式疏水冷卻段高壓加熱器的疏水端差不小子5.5'C 。
當疏水端差要求小子5.5'C 時,應采用外置式疏水冷卻器.
4.4 殼側壓降
高壓加熱器殼側的壓力損失不大于高壓加熱器級問壓差的30%.
4.5 介質流速
4.5.1 "U 形管一管板式"高壓加熱器傳熱管內給水的水速在16'C 時不大于3 m/s ,"螺旋管一集箱式"高壓加熱器傳熱管內給水的水速在16'C 時不大于4 m/s.
4.5.2 疏水出口管內的水速不太子1. 2 m/s. 當疏水為飽和疏水且水位不受控制時,其疏水管內水速不大于0.6 m/s.
4.5.3 疏水進口管內的介質流速要求如下:
4.5.3.1 雙相流體的質量流速應不大于下列兩者中的小值:
4.6 制造
高壓加熱器的制造應符合JB/T 3343 的有關規定.
4.7 離壓加熱器的主要附件
4.7.1 高壓加熱器的管側應設置安全閥,以防止由于水的膨脹而引起超壓,在水的進口閥和出口閥之間應提供一個裝安全閥用的接管,接管的最小尺寸為20 mm.